毛医生博客
你知道如何行走养生

祖国医学。人老了,我认为一个人的发力强弱可以反映身体的好坏。

走路的好处

强烈的心脏行走会增加心脏脉搏输出量。据调查,以每小时5000米(84米/分钟)的速度行走,脉搏每分钟增加100次,6000米/小时(100米/分钟),脉搏每分钟增加110次。

真正的神经行走是静态、移动、移动、静态的健身方法。它能缓解神经紧张。有人判断,烦躁焦虑的情绪涌上心头时,用轻快的步伐溜达15分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调节代谢步态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老年人以3000米/小时的速度走1.5 ~ 2个小时,代谢率会提高48%。糖尿病患者在徒步旅行一天后,血糖可以降低到60毫升/升。

提高脑力,在户外新鲜空气中徘徊,大脑思维活动清晰活跃,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每周散步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坚持四个月的人比不喜欢走路的人反应敏捷,视觉和记忆力占优势。

促进健美步行可以提高肌肉纤维弹性,加强四肢主要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步伐和呼吸自然协调的时候,在身体各部位自由伸展的情况下活动,使身体各部位均匀发展。走路时锻炼出来的大腿、小腿、脚踝等部位肌肉可以形成人体出色的线条。走路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积累,保持体形的美丽。

走路要科学地获得法律

悠闲自由,与走路相结合时,要全身放松,步幅均匀,呼吸自然。 清代著名的养生家赵正东指出,散步者不拘泥于散步,而且可以站立、行走。这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人进入老年后,机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逐渐衰退,无法进行持续激烈的运动。

精神放松,语气适当,古人认为走路要悠闲自由。要尽可能放松精神,才能发挥调剂精神,消除疲劳。走路的时候不要用语言过分笑,以免分心和失去力气。

掌握时机的话,饭后最好休息一会儿再运动。早上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饭后,睡觉前可以做,但此时不能快走。现代医学认为,饭后立即,四肢血流量增加,胃肠血流量减少,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饭后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冠心病、心绞痛者此时运动形成血栓,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饭后步行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还会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情况。胃下垂的人饭后走路容易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因此,患有这种病的患者饭后要休息一下再走。饭后45分钟,最好以每小时4800米的速度走20分钟。这时卡路里消耗最快,最适合减肥。两个小时后再走20分钟,减肥效果更好。

选择适当的步行方法

一般步行适用于一般保健。以缓慢的速度(60-70步/分钟)和中等的速度(80-90步/分钟)一次走30-60分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一次可以减少到20-30分钟。

快速步行90-120步/分钟,每次步行30-60分钟。适合普通中年人、身体健康的人和慢性关节炎、胃肠疾病、高血压恢复期患者。

摆臂以60-90步/分钟的速度行走,双臂有力地前后摆动,可以改善肩部、胸腔活动。适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道疾病患者及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患者。

慕福步行以30-60步/分钟的速度行走,双手旋转腹部按摩,每次按摩1周,前后交替进行,每次3-5分钟。这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千金要方》这样说。“吃饱了就饱了百步,经常用手烧几百次船,有利于万病无疾。”从现代角度来看,舒适的散步和柔软的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胃液分泌,加强胃肠蠕动,治疗消化不良和胃肠慢性病。

短袖向后走的时候,双臂放在腰名牌血里,慢慢向后走50步,再走100步。倒着走之前重复走5-10次。适合老年患有轻微痴呆、神经疾病的人。

定量步行根据所需的运动强度规定距离、行进速度、坡度、中场休息次数和时间。运动强度以心率为基准,30多岁以130次/分钟为基准。40岁是120回/分钟。60岁以上是110次/分钟。一次走30-60分钟左右。对减少腹部脂肪、降低血压、提高身体的轻快感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逍遥宝、倒车等步行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不管选择什么方法,运动量、运动强度都要根据体质、体力、体力等因素合理安排,不要太着急,要一步一步地坚持。运动量控制主要由脉搏、睡眠、食欲、身体反应等自我感觉决定。以心率为标准,走路不要超过100-120次/分钟、130次,走路后10分钟心率要比运动前多恢复10-15次/分钟。睡眠好、食欲好、身体不舒服,可见行走运动量适中。

毛家立
安顺市中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师从“安顺市名中医”毛永兴医师十余年,在继承发扬师承的基础上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认识。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病,男女不孕不育,脾胃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内科杂病。

尤善于纯针灸治疗各类痛症、内科疾病及纯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类内分泌疾病。

随机推荐
黔ICP备2022003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