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医生博客
转载:“新生儿胆道闭锁症”只能手术吗?不,中医有办法

龙胆柴胡汤治愈新生儿胆道闭锁两例

作者/熊梦周

例一

刘某,女,3个半月。

主诉及病史:

生后3天,出现白色大便,1周后全身皮肤及巩膜发黄,小便如浓茶。由于病情加重,黄染加深于1978年元月24日收入某医院治疗

入院后经多方检查诊断为“完全性胆道闭锁”,劝其手术。患儿家长不同意手术,故转请中医治疗。

诊查:

患儿面目及周身黄如橘皮,小便如浓茶,大便白如陶土,腹胀如鼓并见青筋显露,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指纹沉紫滞涩,左手直射三关。

辨证:其症由于湿热之邪郁滞肝胆,日久化火,蕴结不解,病势危重。

治法:当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用龙胆柴胡汤加减治之。

处方

龙胆草6g,茵陈蒿10g,生栀子10g,枯黄芩10g,竹柴胡10g,车前草9g,花斑竹10g,田基黄10g,干油菜10g,鲜泽泻10g,莱菔子10g。

二诊

服前方药4剂后,大便略转黄,小便赤黄稍淡,腹张减轻。应不失时机再捣病所,大苦大寒,不可过剂,以防过苦化燥伤阴,过寒伤脾败胃。前方去黄芩,加茯苓、蔻香以化湿健脾和中,加郁金、山楂以助肝胆通利。

三诊

服上方药8剂,大便日泻4~5次,排出深黄及绿色粘液便,全身情况及黄疸明显好转,大便偶带白色,面色已转红活。苔白少,上腹青筋隐约。宗前方继续荡涤肝胆余热,疏肝胆之阻滞,兼用健脾和胃,以防邪去正虚,产生他变,佐以淡渗清利,导余邪下达膀胱,是谓清湿热而不伤正,健运中州而防留邪。

处方

龙胆草6g,茵陈蒿10g,生栀子6g,田基黄10g,竹柴胡6g,川郁金6g,怀山药10g,炒扁豆10g,鸡内金1个,滑石粉6g,白茯苓10g。

四诊

服上方药10剂,黄疸尽退,精神、食欲恢复,尿清,便黄,腹不胀,青筋不显,指纹红活。随访半年,一切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例二

王某,男,48天。

主诉及病史:

患儿自出生1个月之后,开始全身发黄,呈进行性加深。大便白色,小便黄,呕吐,腹胀满,伴有低烧。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阻塞;胆汁性肝硬化。建议手术治疗。因病儿家长对手术有顾虑,故经人介绍到我科就诊。

诊查:

全身皮肤及巩膜发黄,色暗不鲜,精神呆滞。大便白色而溏薄,日行数次。食少呕吐,腹胀满。小便深黄短少,吵闹不安但声不高。舌苔厚腻微黄,发烧,肝脾肿大。

辨证:本病为湿热蕴结,湿重于热,肝胆郁滞,气血瘀阻,病情危重。

治法:急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化浊祛积,淡渗利尿,既解肝胆之郁,又除中州之滞,湿从溺去,积从便解。方用龙胆柴胡汤加减。

处方

龙胆草6g,茵陈蒿10g,竹柴胡6g,莱菔子9g,花槟榔9g,金钱草10g,满天星9g,干油菜10g,田基黄10g,白茯苓10g。

二诊

服前方药2剂,病情变化不明显,唯精神、食欲似有好转。因病重日久,难以立即奏效,审视原方,方药对症,故嘱其继服前方药4剂。

三诊

上方药共服6剂,大便色转为蛋黄色,全身发黄减轻,腹张好转,烧全退。上方根据酌加健脾和胃之品,选用白术,法夏、白蔻、鸡内金、茯苓、化橘红等继服。

前后共治疗44天、14诊,服药31剂而获全功。经检查患儿身体恢复正常。曾在患儿2岁多时追访过一次,生长发育正常。

按语

新生儿胆道闭锁,目前主要依靠手术治疗。而其中“不能手术型”占95%。即使手术,存活率也不高,故治愈率较低。多数人认为本病是先天性畸形,药物甚难奏效,是公认的小儿疑难重证之一。

近10余年来,熊老运用中医理论,探索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曾治疗经西医确诊为新生儿胆道闭锁的患儿30多例,取得初步成效。

新生儿胆道闭锁,属中医黄疸范畴。“湿热相博”是其总的病因。究其根源,本病之湿热受自母腹中。

《证治准绳·幼科》谓:“此胎黄之候,皆由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

本病患者之所以通体发黄,在于邪气不得泄越,新生儿脏膀尤为娇嫩,形气未充,功能不全,脾气尚弱,不能输泄胎毒湿热之邪,因而蕴结于里。正气幼弱,邪易深入,脾胃升降失其常度,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排泄失常

胎中受邪,祸植其中,肝气郁结,气滞不通,更兼湿热之胶固难解,三者结合,互为因果,由气入血,瘀热阻络,血脉不通,胆汁排泄受阻,而为胆道阻塞。瘀血凝结成块,日渐增大,明形成瘀块痞结(肝脾肿大)。

由此可知,新生儿胆道闭锁的发病机理比一般黄疸更为复杂,病情更为深重。

新生儿胆道闭锁,除有一般黄胆的临床表现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

新生儿胆道闭锁,多在其出生后2—3周开始出现难状,常在出生月余后症状加重、明显。

2、症状

新生儿胆道闭锁有目黄、身黄、小便黄等黄疸所共有的症状,其特点是发黄呈进行性加深,大便星陶土色。迁延日久,瘀血成块,则可见肝大腹张,腹壁青筋暴露等危重症。

3、以阳黄为主

小儿为纯阳之体,具有六淫易于火化的特点。除见以上症状外,多兼见黄色鲜明,烦燥不安,口渴喜饮,大使秘结之阳黄诸症。虽亦有黄色晦暗、神疲乏力、四肢不温之阴黄证见,但毕竟为数较少,多为患病日久、失治误治或治疗无效传变而来。

一切黄疸,湿邪是主要病因之一,除湿通利,给湿邪以出路,是治疗黄疸的大法。新生儿胆道闭锁病因复杂,病势危重,牵气涉血,成瘀阻络,故用一般治黄常法收效不显。根据临床实践体会,常以清热除湿利疸为主,辅以疏肝活血。

因湿热为此病的主要病因,故只有湿热分消,才有利于胆汁排泄。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是本病的重要环节,故疏肝可使郁结的气机畅通,活血可使瘀滞的脉络无阻。抓住本病的主要矛盾之后,再随证变化,结合泻下通腑、补虚扶正、温化寒湿等法,因人制宜。

基于上述认识,熊老自拟龙胆柴胡汤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

处方

龙胆草6g,茵陈蒿10g,竹柴胡6g,生栀子6g,宣泽泻6g,川郁金10g,姜黄片6g,金钱草10g,田基黄10g,花斑竹10g,满天星10g。

水煎服,1日1剂。2小时1次,1日6次。

方中以胆草清泻肝胆实火,茵陈除湿利胆为主药。生栀助胆草清热,田基黄、花斑竹助茵陈利湿退黄。泽泻、金钱草淡渗利湿,给湿邪以出路,并使湿热分消。用柴胡疏肝胆气机之都滞,郁金、姜黄活血使已阻的脉络畅通。

本方中一药多能。如郁金主为活血化瘀,又行气解郁,除湿退黄;生栀子长于泻肝胆火热,又除湿利胆。值得强调的是龙胆草、田基黄、满天星。

小儿稚阳之体,而胆草大苦大寒,儿科一般畏用。而此病邪盛症重,如不立扑炽火、分解胶固之湿热,待邪进正衰、不胜药力时,治疗更为棘手。故反常法而行之,取胆草苦寒直折,其力专一强大,趁正气尚旺之时控其邪势,以收速效。

但必须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否则稚阳易伤而生他变。另外,田基黄,满天星经临床验证,是退黄利胆的良药。新生儿胆道闭锁兼症极多。

故运用本方还当随症加减。

若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者,加黄芩、酒军、风化硝,泻肺而通腑,便秘而喘者,加生瓜壳宣肺通便;黄疸不甚鲜明,热象不明显,大便稀游者,加木通、金钱草;

若患病日久,或禀赋尚弱,或失治误治而见黄色晦暗、四肢不温、神疲乏力之阴黄变证者,原方去胆草、生栀,加桂枝、炮姜温阳化气、温振脾阳,加白蔻,砂仁燥湿运脾;

气盛汗多者加太子参;气虚兼有外邪者加泡参;肝脾肿大、腹璧青筋暴露者加蒲公英、丹参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在治疗过程中,还当顾护脾胃,随证选用鸡内金、鸡矢藤、苦芥头、隔山橇、怀山药、扁豆等。

新生儿胆道闭锁,凡属阳黄者,又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见其变证,属阴黄者,一般预后极差,用药尤当谨慎,不可图祛邪而伐正。病情较重的患儿,应嘱家长细心护理,复感外邪往往使病情迅速恶化。

编者评注

新生儿胆道闭锁症,是目前中西医界公认的儿科疑难重症之一。近10年来,熊老先生运用中医理论,探索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先后治疗了30多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总结的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的基本方,为后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显然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家立
安顺市中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师从“安顺市名中医”毛永兴医师十余年,在继承发扬师承的基础上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认识。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病,男女不孕不育,脾胃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内科杂病。

尤善于纯针灸治疗各类痛症、内科疾病及纯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类内分泌疾病。

黔ICP备2022003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