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医生博客
宝宝为什么不含食物吞下

1-3岁婴幼儿?吃饭的话,总是嘴里装着食物躺下,很长时间不咽下去,不想吃饭,只想喝牛奶,不想吃米粉,2-3岁的孩子吃牛奶还是习惯奶瓶。这种饮食习惯不仅让父母头疼,医生们有时也会头痛。药物治疗效果很小或很慢。

事实上,这些孩子的消化道大部分发育正常,服用开胃菜和帮助消化药往往不起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因为哺乳或断奶方法不当,吞咽行为不太成熟。进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摄入技术的发育和进步是咀嚼和吞咽行为的成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动态过程。其成熟度不仅需要消化系统发育和消化功能的成熟,还需要能够成熟和掌握技术的学习、训练。

摄取和消化行为包括吸吮、吞咽、固体食品摄取、咀嚼、喝、喝的能力等。

第一,用勺子训练饮食,促进饮食性质的变化。

用勺子吃流质食品(牛奶、果汁、白开水)是转化为固体食物的重要用餐方式。婴儿在4 ~ 5个月内可以用勺子开始吃饭。一开始可以用上唇吃纯勺的食物,8-9个月可以用上唇一起活动,1岁的时候可以闭着嘴吃。勺子中摄取能力的发育可以促进婴儿饮食性质的转换。

第二,以前使用杯饮用水(牛奶),有助于调整口腔运动。

到了6个月左右,可以用杯子给宝宝喂水(牛奶),宝宝的动作开始吮吸,有时会把舌头伸到外面,打破杯子入口,或者奶水从嘴里流出。早期训练有助于快速调整用杯子喝水的动作,有助于儿童独立能力的发展和心理成熟。

第三,及时吃固体食物。

宝宝不管有没有吸引5个月左右,都要喂柔软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如面包、煮软的蔬菜心脏)。蛋黄等。只要有上下咬的动作,就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这样慢慢训练的话,4 ~ 6个月是训练宝宝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或敏感时期,7 ~ 9个月咀嚼动作有节奏,协调一致。大约一岁的时候,这个能力成熟了,断奶后的进食行为比较正常。

固体食物的咀嚼、吞咽需要嘴唇、舌头、下颌骨、牙齿和柔软的口腔天花板的协调。张嘴,进口食物,咬紧牙齿咀嚼食物,舌头先混合筒状、抬高、蠕动、唾液,形成食物团,团到达后壁后会产生吞咽反射,食物团被吞下,进入食道,向上推进。

第四,依次改变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的性质和饮食方式依次改变。

从初出茅庐到6个月出生的婴儿以牛奶、水、果汁等流质食物为主,进食方式主动吸吮。

4-6个月大的婴儿加入少量精制半乳质、米糊、蛋黄泥等,开始用勺子被动地吃。

5 ~ 7个月大的婴儿吃流质、半流质和少量固体食物,用杯子喝,用勺子喂,咀嚼食物。

8-10个月大的婴儿要给切好的固体食物,动动上唇吃,舌头把牙齿送到研磨机上嚼咽。

12-18个月大的婴儿可以给比较厚的固体食物,咀嚼吞咽动作,自己吃饭。

18-24个月大的婴儿向固体成年人进食,稳定协调地咀嚼和吞咽,逐渐独立进食。

宝宝在4-6个月的时间里,为了刺激味觉,如果能品尝到各种食物的味道,就用勺子喂它,用一杯水(牛奶、果汁)喝水,准备吃固体食物。按照月龄逐步改变饮食的性质,促进婴幼儿咀嚼、吞咽、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自我进食等独立能力的发育,就能解决我们前面说的那个棘手问题。

毛家立
安顺市中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师从“安顺市名中医”毛永兴医师十余年,在继承发扬师承的基础上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认识。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病,男女不孕不育,脾胃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内科杂病。

尤善于纯针灸治疗各类痛症、内科疾病及纯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类内分泌疾病。

随机推荐
黔ICP备2022003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