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医生博客
南方人要多养脾脏,好好养脾胃,记住要做好这种事。

虽然南方已经6月初,但接连下了好几天雨,间歇性的,加上空气湿度比较大,很多人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不舒服的情况,这些症状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那么,如何保养好脾胃呢?有人说,南方人每天烹调好食物是因为南方人脾脏多,还有一些朋友对控制脾胃的方法感到困惑,不确定使用的方法对自己是否有用。

为什么说南方人脾气很大?

专家们说:“这其实与南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南方炎热的天气比较多,炎热容易失去元气,再加上潮湿的气候,会对我们的脾胃运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南方人脾虚的情况比较常见。”

当然,脾虚的情况也不限于南方。冷饮、不规则的食物、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的人,以及经常劳累过度的人也是脾虚的高发人群。这种情况南北都能有。

脾胃虚弱,怎么控制?

1、注意保暖

脾胃虚弱时,日常保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因为起床时一般没有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冬季,脾胃虚弱的患者要更加注意保暖工作,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患者最好在肚脐上进行有效的保温。每天要少吃冷水果蔬菜或饮料,女性可以多喝生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乐观的心态也能很好地控制脾胃虚寒。因为我们的感情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意识清晰,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者治愈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增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排泄调整,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如果你能坚持这几点,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不断改善,脾胃变弱,就能逐渐好转和痊愈。

3、适当的体育锻炼

我们都知道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抵抗力,更好地改善疾病的变化。体育锻炼方法包括慢跑、登山、瑜伽、气功等是不错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胃肠运动,提高身体的消化力和营养摄取能力。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脾胃虚弱的话,每天睡觉前可以按摩腹部,有助于脾脏的顺利运行。这是一种很好的健康方法。

4、科学饮食。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期定量吃饭,肉类所搭配、厚度搭配,不能偏食或偏食。不仅是股票,需要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社区也有助于提高消化力

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大蒜、油炸食品、辣椒、膨化食品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生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难消化。

脾胃虚弱,烹饪食疗粥。

1、八宝粥

莲子、线丝、薏苡、山药、桂圆、枣、白扁豆各5克,米饭l00克,水煮粥。适合养精蓄锐、养血、壮脾、身体虚弱、饮食少、气血不足。

2、山药薏米籽粥

50克麻,15克薏米,100克粳稻,煮粥。补充基建脾胃,止泻,脾胃虚弱,适合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漏泄。

3、霍桑麦芽粥。

山楂树15克,麦芽15克,粳稻100克,水煮粥。激活脾脏,增加食欲,消化食物,使食物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胀充满,适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薏米红豆粥

薏米15克,红豆15克,粳稻100克,水煮粥。能渗透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引起的食素茶、腹胀闷、尿不湿。

脾脏的症状

症状1: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脏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看起来又红又有光泽。舌头上加了舌苔,很薄很干净。如果舌头的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牙齿痕迹,说明身体机能已经有问题了。

如果雪太白、厚、滑、湿润,身体就有寒冷。如果舌苔粗糙、厚、黄,身体就有湿气。舌头质量红,不长苔藓,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程度,阴沉沉的。

症状2: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脏。脾脏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转化为可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新能源。

大多数人在潮湿的环境下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是,虽然有些人食欲不受影响,饥饿感很强,但吃了食物后感到饱腹感也是胃强、脾脏弱的表现。

症状3:早起不方便

早晨起床后,当胸敏呼吸困难、头晕的时候,我们的脾胃功能很弱。

中医认为,脾气虚的话,首先会断肺。这意味着脾脏和肺的功能相互影响。脾脏虚脱到一定程度时,肺金一旦失养,呼吸困难、运动促进等容易出现肺虚的表现。

症状4:湿气很重

湿气重的人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半身浮肿等问题。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的人。体虚是由于身体的脾胃功能减弱引起的。体虚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消耗营养的能力减少,不能消耗营养,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症状5:厕所排便异常

如果宿便形状脆弱、粘腻是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毛家立
安顺市中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师从“安顺市名中医”毛永兴医师十余年,在继承发扬师承的基础上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认识。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病,男女不孕不育,脾胃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内科杂病。

尤善于纯针灸治疗各类痛症、内科疾病及纯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类内分泌疾病。

黔ICP备2022003604号